-广西日报贵阳电(记者 韦宏宁 岑琴 通讯员 杨煜航)2月29日,“共建新通道 畅通双循环”主题采访团来到贵阳国际陆港。虽然地处山沟中,但港内一条条通向远方的轨道、忙碌作业的龙门吊、装卸集装箱的货车,揭示着这里与外界紧密的联系。统计数据显示,自投入运营以来,贵阳国际陆港到发广西方向的货物1194车,共65.11万吨。
2022年4月,贵州按照“都拉营铁路物流港+贵阳综保区+海关监管作业场所”联动发展思路,创新性打造综保型国际陆港。陆港规划面积3000亩,一期已建设面积910亩,作业区内配备海关监管作业场所、铁路作业、储存、配送等重要功能区,具备报关、报检、转关、保税、监管仓等功能,年运输能力可达800万吨。当年8月,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。
贵阳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介绍,陆港充分发挥紧邻贵阳综合保税区优势,持续完善除船舶装卸作业外的集装箱订舱、报关、报验、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,一站式完成通关手续,相当于把海港搬到内陆,通过铁路运输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,直接装船出海,实现铁海联运。
2023年5月,贵阳国际陆港以广州南沙港作为口岸港,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衔接,货物在贵阳完成申报、查验、放行,原箱快速出入广州南沙港后走出国门,率先在全国实现跨省铁海联运“一港通”快速通关模式,形成“两关如一关”“两港如一港”的作业模式,促进贵州出口货物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,压缩通关时间50%,节约运输时间3—5天。近期,黔桂两地海关也将共同协商探索复制“一港通”模式,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运输再提速。
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,一批企业快速成长。2021年6月成立的贵阳飞力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服务贵州本地企业,通过引导企业客户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完成东南亚进出口业务。“目前,公司经钦州港完成进口橡胶等产品800柜,完成磷酸氢钙出口、米糠进口等近50小柜。”该公司总经理陈伟介绍,短短2年多时间,公司业务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。
“交易成本减少了,通关效能提高了,‘黔货出山’‘外货入黔’更便捷。”周斌满怀信心地表示,贵阳国际陆港将发挥区位优势,与综合保税区“区港一体”联动发展,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型货运场站作用,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,形成西南地区重要国际物流枢纽和面向东盟、中亚、欧洲的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。